一、宣传内容与实际服务差异
- 广告宣称的「19元享210G+1000分钟」套餐,实际激活后多为物联网卡,无法实现通话功能
- 视频会员权益被证实仅限优惠购买资格,与「免费赠送」的广告语存在表述误导
- 定向流量与通用流量的配比存在隐瞒,192G总流量中定向流量占比达15.6%
二、用户投诉主要焦点
消费保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11月-2025年1月涉及广电卡的投诉中:
问题类型 | 占比 |
---|---|
套餐内容不符 | 47% |
违约金争议 | 28% |
设备兼容性 | 15% |
其他 | 10% |
多数用户反映激活后遭遇「三变」:月租金额变更、流量类型变更、合约期限变更
三、法律争议与赔偿诉求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已出现多起要求500元赔偿的典型案例:
- 消费者成功举证宣传页面与实际套餐不符的图文证据
- 代理商私自销卡行为被认定为侵权
- 法院支持「首充金额三倍赔偿」的诉讼请求
四、行业观察与消费建议
针对通信行业新型营销模式,建议消费者:
- 核实设备兼容性:特别是2019年前生产的手机存在频段不支持问题
- 警惕合约期限:充值返现活动多附带24个月合约限制
- 留存宣传证据:网页快照保存时效不超过6个月
现有证据表明极兔卡存在系统性宣传偏差,建议消费者通过工信部申诉渠道(12300)维护权益,同时运营商需建立更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