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与投诉焦点
2022年至2025年间,东莞广电网络因光纤改造工程引发的用户投诉持续增加,集中表现为强制断网胁迫升级套餐、老旧设备服务终止未补偿、售后响应迟缓三大问题。投诉数据显示,76%的案例涉及未提前协商的强制断网,其中60%发生在光纤改造区域。
典型用户遭遇
多位用户提供的服务记录显示相似遭遇模式:
- 突发性信号中断:未欠费状态下出现电视/网络服务中断
- 检修拖延策略:报修后3-10天无实质性维修跟进
- 选择性修复方案:仅提供套餐升级或退还剩余费用的二选一策略
典型案例显示,有用户在合约期内被要求升级958元光纤套餐,否则无法恢复服务。
运营商回应逻辑
东莞广电的官方解释包含三个维度:
- 政策合规性:援引广电总局2017年高清电视推广政策
- 技术必要性:强调铜轴线缆淘汰的技术迭代需求
- 用户权益保障:提供设备以旧换新和套餐补贴方案
但用户指出,政策文件未授权中断在网服务,且设备更换应包含在基础服务范畴。
法律争议焦点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分析指出核心法律问题:
要素 | 用户主张 | 运营商主张 |
---|---|---|
服务标准 | 签约时承诺的技术标准 | 行业技术迭代必要性 |
违约责任 | 单方面变更服务内容 | 政策要求的技术改造 |
补偿机制 | 设备更换应免费提供 | 套餐包含设备折旧成本 |
解决方案建议
消委会提出三点调解方案:
- 建立过渡期双轨制:保留铜轴线基础服务至合约期满
- 透明化成本核算:公示光纤改造成本分摊比例
- 设立专项补偿基金:针对提前终止服务的用户进行话费补偿
目前已有12%的投诉用户通过该方案达成和解,但大规模争议仍未解决。
该事件暴露传统广电运营商在技术升级与用户权益保障间的平衡困境,需建立更完善的技术迭代用户沟通机制和补偿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