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背景:光纤升级引发用户不满
自2022年起,陕西广电网络在多地小区实施光纤网络升级改造,以“线路老化存在安全隐患”为由,强制停用原有铜轴信号,要求用户支付1000-1800元升级光纤套餐并更换机顶盒。大量用户反映原有合约未到期即遭断网胁迫,且未获得退费或赔偿承诺。
二、强制升级的具体表现
根据用户投诉与公开报道,陕西广电的强制行为表现为以下形式:
- 单方面中断服务:在未协商情况下直接切断原有信号,导致用户无法正常观看电视
- 捆绑高价套餐:要求支付1000元以上升级费用,包含新机顶盒与光纤套餐
- 胁迫式营销:维修人员宣称“不升级不维修”,拒绝履行原有合约维护义务
三、用户维权困境与协议争议
用户维权过程中面临多重阻碍:
- 售后推诿:断网超过24小时无人处理,客服以“线路整改”为由拖延维修
- 协议陷阱:未明确告知的36个月套餐锁定期,存在伪造签名嫌疑
- 投诉失效:向消协、监管部门投诉后,仍被要求“到营业厅办理升级”
四、法律与监管争议
该事件涉及以下法律问题:
五、解决方案与建议
基于现有案例与法律框架,建议用户采取以下措施:
- 保留断网证据、缴费凭证等关键材料
- 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交书面投诉
- 通过民事诉讼主张合约继续履行或索赔
- 联合受影响用户向反垄断机构举报
陕西广电的光纤升级争议暴露了公共服务企业在技术迭代过程中对用户权益的漠视。企业应建立透明的升级补偿机制,监管部门需加强事中监管,避免“技术升级”异化为强制消费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