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低价套餐的常见隐患
广电宽带低价套餐常通过“首月0元”“合约期优惠”等宣传吸引用户,但实际存在多重隐藏风险:
- 安装费陷阱:部分套餐需额外支付100元安装费,且未在宣传页面显著标注;
- 合约期限制:优惠期结束后可能自动恢复原价,如某套餐次月起从9元涨至29元/月,用户需主动续约才能维持低价;
- 网速虚标:用户反馈实际网速远低于承诺值,成都某案例显示50M套餐实测速度不足20M;
- 售后滞后:新运营商服务体系尚不完善,故障报修响应周期长达48小时。
用户投诉与真实案例
成都地区用户集中反映以下问题:
- 某用户办理广电两年期套餐后,因搬家需移机被收取200元费用,且需重新签订合约;
- 低价套餐用户遭遇流量限速,月用量超100G后网速降至1Mbps以下,影响正常使用;
- 销售人员口头承诺“免费升级千兆宽带”,实际需绑定新手机号并支付设备押金599元。
避坑指南与建议
选择广电低价套餐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确认合约细则,要求运营商书面注明价格恢复规则及违约金计算方式;
- 优先选择支持“单宽带”的无绑定套餐,避免手机号、IPTV等强制消费;
- 安装前要求现场测速并留存记录,若未达标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退费;
- 保留宣传页面截图及通话录音,防止运营商单方面修改条款。
广电低价套餐虽具价格优势,但其隐性条款可能导致实际成本增加30%-50%。建议用户优先选择透明度高的运营商,签订协议前通过工信部备案号查询企业资质,同时利用7天冷静期进行实际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