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务响应效率低下
东莞广电宽带用户多次投诉其售后服务响应速度严重滞后。例如用户缴费后超过24小时仍未恢复网络,期间多次拨打客服热线均遭遇话务繁忙,微信公众号人工客服亦长期无应答。类似案例中,有用户报修10天内三次致电仍未获得有效处理,最终被要求升级套餐才得以解决。
- 2024年案例:缴费后48小时未恢复服务
- 2024年案例:三次报修耗时10天未处理
二、强制推销套餐引发不满
大量用户反映售后服务与套餐推销深度绑定。在光纤升级等场景下,工作人员以设备不兼容为由要求用户升级高价套餐,甚至在未欠费情况下故意中断服务施压。客服电话中频繁出现套餐推销内容,用户质疑其服务定位从技术保障转向商业营销。
三、故障处理流程不透明
官方回复中反复强调「线路老化」「设备损耗」等技术因素,但用户实际体验显示故障处理缺乏标准化流程。典型案例显示:
- 网络故障报修后未主动回访
- 光纤改造未提前通知用户
- 设备调试导致服务中断未明确恢复时间
四、扣费机制存在争议
用户投诉集中在「自动续费未提醒」「童锁功能失效扣费」等问题。有案例显示用户被累计扣费614元,且投诉后仅获部分退款。服务协议中「未办中止视为自动顺延」条款被质疑为霸王条款,银行托收机制缺乏二次确认环节。
东莞广电宽带售后服务问题本质是服务理念与商业利益的失衡。从光纤改造强制升级到扣费机制设计,均反映出企业将运营成本转嫁用户的倾向。技术升级本应提升服务质量,但当前执行过程中缺乏用户沟通和权益保障,导致消费者信任度持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