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价套餐的隐藏费用
消费者投诉显示,低价套餐常伴随隐性收费:
- 未经用户确认自动解锁付费功能,2024年8月至2025年2月某用户被多扣614元
- 系统默认绑定增值服务,副机费用由5元/月升至13元/月未提前告知
- 套餐到期后自动续费高价方案,且未设置有效提醒机制
二、服务质量与承诺落差
用户反馈存在显著的服务质量缺陷:
- 光纤改造期间中断原有服务,但未提供合理补偿方案
- 客服处理投诉时态度消极,部分案例仅同意退还25%争议金额
- 网络稳定性差,翡翠台等特定频道频繁出现卡顿问题
三、强制升级套餐争议
运营商通过技术手段推动套餐升级:
- 选择性关闭同轴电缆信号,仅保留光纤用户收视功能
- 设备更换捆绑套餐升级,旧设备无法适配新网络标准
- 套餐价格从25元/月陡增至49元/月,服务内容未明显优化
四、合约条款不透明
合同管理存在明显缺陷:
- 优惠期限未明确标注,导致用户两个月后遭遇费用上涨
- 违约金条款隐蔽,注销服务需支付高额解约金
- 银行代扣协议未设置有效期,停用三年后仍发生扣款
东莞广电宽带投诉频发的核心症结在于价格体系与服务价值的失衡。低价策略吸引用户后,通过技术限制、条款陷阱和强制消费实现盈利的模式,已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的自主选择权。建议消费者办理套餐时注意保存沟通记录,对增值服务进行书面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