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2 12:56:34
232

东莞广电宽带为何频遭强制升级与收费争议?

摘要
东莞广电宽带近年因强制升级光纤引发大规模争议,涉及未经通知切断服务、捆绑收费、隐性合约等问题。证据显示其利用市政改造项目推动商业套餐升级,单方面违约且维权渠道失效,暴露出垄断市场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漏洞。...

一、强制升级光纤引发服务中断

自2024年起,东莞广电在道滘镇、乐从镇等地以“三线整治”为名,未经提前通知即剪断用户原有铜线信号,导致正常缴费用户突然无法使用电视和网络服务。用户需缴纳100-200元工料费并升级光纤套餐才能恢复,原套餐费用从480元/年上涨至700元/年,涨幅达45%。

东莞广电宽带为何频遭强制升级与收费争议?

官方回复称光纤改造是“配合市政工程”,但用户质疑整改期间未提供过渡方案,维修人员甚至直言“不升级就别用广电”。部分案例显示,施工队直接拆除未损坏的原有线路,用户被迫接受更高价套餐。

二、收费争议与隐性成本

升级过程中存在多项争议性收费:

  • 设备更换费:声称免费升级光纤却收取100元机顶盒费用,实际为电话卡开户费
  • 套餐绑定:强制捆绑广电电话卡,承诺“费用抵扣”但未明确合约期
  • 隐性合约:用户不知情情况下被签订36个月协议,注销需支付违约金

70岁以上老年用户反映,工作人员利用信息不对称诱导签署高价套餐,原100M套餐被擅自改为300M。

三、消费者维权困境

投诉处理流程存在系统性缺陷:

  1. 客服热线将投诉转交责任单位自行处理,形成“自查自纠”闭环
  2. 维修人员承认内部预判用户会反对升级,但仍执行强制措施
  3. 12345政务热线介入后,仍被要求“先缴费后恢复”

用户保存的录音证据显示,广电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不升级无法维修旧线路”,这与官方宣称的“自愿选择”严重矛盾。

四、行业竞争与市场垄断质疑

相比其他运营商,广电存在显著差异:

  • 移动/联通/电信均提供无合约单宽带,价格透明
  • 广电在部分区域仍是唯一有线电视服务商,形成事实垄断
  • 光纤改造后套餐资费比同行高38%-65%,但网速评级垫底

法律专家指出,单方面终止原有服务协议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整改工程不应转嫁成本给消费者。

东莞广电的强制升级本质上是通过行政手段推动商业转型,将市政工程成本转化为用户消费升级需求。缺乏透明沟通机制、利用垄断地位设置消费陷阱、售后服务推诿塞责等行为,已构成系统性侵权。需引入第三方监管,建立市政工程与商业服务的防火墙,保障用户自主选择权。

声明:文章不代表云主机测评网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