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签订服务器代购合双方需要明确对配置规格和性能参数的要求。这将直接影响到服务器的实际运行效果以及是否能够满足业务需求。以下是一些关键点,以确保所购买的服务器符合预期。
一、硬件配置要求
1. CPU(中央处理器):包括品牌、型号、核心数、线程数、主频等信息,并且要注明是否支持虚拟化技术。这些指标决定了服务器处理数据的能力。
2. 内存:容量大小、频率、类型(如DDR4或DDR5),同时也要确认最大可扩展内存容量。充足的内存有助于提高多任务处理效率。
3. 存储设备:硬盘数量、容量、转速(如果是机械硬盘)、接口类型(SATA/SAS/NVMe)。对于有高性能需求的应用场景,可能还需要指定SSD作为缓存或者直接用作系统盘。
4. 网络适配器:网口数量、速率(千兆/万兆),这关系到内外部通信的速度。
5. RAID控制器:如果涉及到数据冗余保护,则应明确其级别(RAID0/1/5/6/10等)及相应的硬件支持情况。
二、软件环境设定
1. 操作系统版本: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对于后期部署应用程序至关重要,因此合同中需写明具体的发行版及其版本号。
2. 驱动程序:确保所有硬件都有匹配且最新的驱动程序可用,以便于安装后的正常工作。
3. 中间件/数据库: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可能会预先安装某些特定的服务端软件,这时就要详细列出名称、版本及相关配置选项。
三、性能参数保证
1. IOPS(每秒输入输出次数):衡量磁盘读写的性能指标,尤其适用于高并发访问的应用场景。
2. 吞吐量:指单位时间内可以传输的数据总量,通常用于评估网络连接质量。
3. 延迟时间:从发出请求到收到响应之间的时间差,越短越好。
4. 最大并发用户数:确定服务器能同时处理多少个用户的请求而不出现明显卡顿现象。
5. 能耗:了解服务器满载时消耗的功率,这对于数据中心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电费成本不容忽视。
四、其他注意事项
除了上述内容外,在合同条款里还应该加入有关售后服务、质保期限、故障排除流程等方面的规定,从而保障买方权益。若存在特殊定制需求,也必须在文档中有清晰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