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风冷散热:传统的风冷散热方式通过风扇和散热片来降低温度。这种方式简单、成本较低,但散热效率有限,适用于低至中等功耗的场景。
2. 液冷散热:液冷技术是目前高端GPU服务器中广泛采用的散热方案。液冷技术包括冷板式液冷和单相浸没式液冷两种主流形式:
冷板式液冷:通过液体与服务器部件(如CPU、GPU)接触,将热量传递到冷却液中,再通过外部散热器或干式冷却器散发出去。这种方案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和可靠性,适用于高性能计算和数据中心。
单相浸没式液冷:将服务器完全浸入绝缘液体中,利用液体的高比热容带走热量。这种方式散热效率高,维护成本低,适用于高密度服务器和极端散热需求的场景。
3. 混合散热:结合风冷和液冷技术的优点,通过风冷对低功耗组件进行散热,而对高功耗组件(如GPU)采用液冷。这种方案能够有效平衡散热效率和系统复杂度。
4. 热虹吸散热:利用热虹吸原理,通过自然对流实现散热。这种方式不需要额外的风扇或泵,适用于一些特定应用场景。
5. 环路热管散热:通过热管将热量从GPU传输到外部散热器,再通过风冷或液冷方式散热。这种方案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特点。
6. 微槽道两相流散热:使用微槽道结构和两相流技术,通过相变传热提高散热效率。这种方式适用于高发热密度的场景,具有换热能力强、体积小等优点。
7. 直接芯片液冷:直接将冷却液接触到芯片表面,实现高效的热交换。这种方案适用于对散热要求极高的高性能计算场景。
8. 间接液冷:通过间接方式将冷却液与服务器部件隔离,减少液体对硬件的潜在影响。这种方式在高负荷下比强制风冷效果更好。
GPU独立服务器的散热方案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方案需要根据具体的功耗需求、散热效率要求以及成本预算来决定。液冷技术因其高效性和可靠性,在高端GPU服务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