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磁盘分区管理
完成物理磁盘安装后,需通过以下步骤创建分区:
- 使用
fdisk -l
或lsblk
确认新磁盘设备号(如/dev/sdb
) - 执行
fdisk /dev/sdb
进入交互模式,通过指令序列创建分区:n
创建新分区p
选择主分区类型- 设置起始/结束扇区(默认值可最大化利用空间)
w
保存分区表变更
- 对超过2TB的磁盘需改用
parted
工具并选择GPT分区方案
二、文件系统配置
分区创建后需进行格式化操作:
- 使用
mkfs -t ext4 /dev/sdb1
创建ext4文件系统 - 对NTFS格式的Windows磁盘需安装额外驱动包
- 通过
fsck
命令检查文件系统完整性
类型 | 最大卷容量 | 适用场景 |
---|---|---|
ext4 | 1EB | Linux系统默认 |
xfs | 8EB | 大文件存储 |
ntfs | 256TB | Windows兼容 |
三、挂载操作实践
临时挂载可通过以下命令实现:
- 创建挂载点目录:
mkdir /mnt/data
- 执行挂载命令:
mount -t ext4 /dev/sdb1 /mnt/data
- 验证挂载结果:
df -Th
显示已挂载分区信息
四、自动挂载配置
永久挂载需修改系统配置文件:
- 通过
blkid
获取分区的UUID - 编辑
/etc/fstab
文件,添加格式为UUID=xxxx /mnt/data ext4 defaults 0 0
的记录 - 使用
mount -a
测试配置有效性
完整的磁盘挂载流程需遵循”识别设备→创建分区→格式化→挂载→持久化”的技术路径。建议操作前通过 lsblk
确认磁盘状态,分区时注意MBR/GPT方案选择差异,挂载后使用 dumpe2fs
验证文件系统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