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宿迁市依托京东云华东数据中心等核心项目,构建了覆盖云计算、存储、网络的全栈式数字基础设施。该数据中心采用全年平均气温14℃的湖滨区位布局,通过自然冷源和水资源循环利用实现节能降耗,单模块机房层高达7.5米,可容纳超10万组服务器集群。
在通信网络方面,宿迁移动建成5G基站超2000座,实现自然村全覆盖,同步推进10GPON光网升级工程,为数据中心提供低时延、高带宽的网络支撑。混合云架构的部署使企业可弹性调配公有云与私有云资源,IT基础设施利用率提升40%以上。
二、云计算技术赋能路径
政务云平台通过部署DeepSeek大模型矩阵,实现政务服务智能化升级。VGPU弹性资源分配技术使算力利用率提升65%,支撑全市152家单位304个系统的高效运转。在产业应用领域形成三大典型模式:
- 电商云:基于京东云技术构建交易峰值处理系统,支撑日均千万级订单量
- 物流云:实现港口作业全流程数字化,客户报港效率提升50%
- 工业云:RPA机器人完成85%重复性业务流程自动化
三、绿色转型创新实践
数据中心通过三阶段节能改造,实现PUE值从1.5降至1.25:
- 清洁能源替代:建设屋顶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达7300度/基站
- 智能温控系统:AI算法动态调节制冷阈值,空调节能率达8%
- 架构优化:极简基站改造使占地面积减少70%,温控能耗下降85%
全市数据中心年减排二氧化碳超5万吨,绿色电力使用比例突破35%,形成可复制的”宿迁方案”。
四、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
依据《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构建”一核一辅两联动”空间布局:
指标项 | 目标值 |
---|---|
机架规模 | 80万标准架 |
云服务渗透率 | 制造业85% |
绿电占比 | 40% |
政企协同机制推动京东云、宿迁移动等龙头企业输出技术标准,带动200余家中小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
宿迁市通过”新基建+云计算+绿色技术”的三维创新,实现数据中心单机架能效比提升3.2倍,数字经济规模突破800亿元。未来需持续优化算力资源跨域调度机制,深化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巩固长三角绿色算力枢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