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费结构暗藏长期涨价风险
清幽卡宣传月租6元包含100分钟通话和200M流量,但该资费实际由5元基础套餐叠加1元语音包组成,且语音包优惠仅持续两年。两年后需按原价续费,但运营商未明确标注恢复后的具体资费标准。首月费用按天折算的设计,可能导致用户对实际支出产生误判。
二、流量限制与超额计费陷阱
每月200M通用流量仅能满足基本通讯需求,超出后按0.1元/MB计费。若用户单日消耗100MB,每月需额外支付约30元,实际月支出可能骤增至36元。相比之下,同运营商29元套餐可提供百G级流量,性价比差异显著。
套餐类型 | 月租 | 流量 | 适用场景 |
---|---|---|---|
清幽卡 | 6元 | 200M | 通话为主 |
清香卡 | 29元 | 100G | 上网为主 |
三、合约期限与解约限制
尽管未强制签订纸质合约,但通过叠加免费附加服务(如来电显示)可能形成事实合约关系。用户若在两年优惠期内变更套餐,可能需支付违约金或失去优惠资格。运营商协议中“到期自动续约”条款未明确续约条件,存在单方面调整资费的风险。
四、自动续费与条款模糊性
套餐说明中“根据政策续约”等模糊表述,赋予运营商单方面修改条款的权利。用户可能遭遇以下情况:
- 优惠到期后自动切换高价套餐且无提醒
- 附加服务默认开启导致隐性扣费
- 定向流量范围变更不另行通知
清幽卡作为低月租套餐,其长期使用限制主要体现在资费结构不透明、流量配比失衡、合约条款解释权单方面归属运营商等方面。建议用户办理前通过工信部备案渠道查询套餐详情,留存宣传承诺证据,并优先选择无合约约束的标准化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