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无限流量卡签约暗藏的五大消费陷阱
一、虚假的「无限流量」承诺
多数标榜「无限流量」的电信卡存在三重限制:
- 超过30GB后网速降至1Mbps以下,视频加载困难
- 仅对特定APP开放无限流量,其他应用单独计费
- 地域使用限制,跨区域后自动转为常规计费
二、自动续费与隐藏收费
合约中暗藏的费用条款包括:
- 默认开通的增值服务(如流量加速包)每月扣除10-30元
- 首月优惠价到期后自动恢复原价,涨幅可达300%
- 激活时收取30-100元「开卡服务费」且不开发票
三、合约期与解约陷阱
长期合约暗含两大风险:
- 24个月合约期内提前解约需支付剩余月份50%违约金
- 套餐升级需重新签订合约,原优惠自动失效
四、流量虚标与限速限制
运营商通过技术手段虚标流量:
- 夜间闲时流量计入总量但实际无法使用
- 视频平台流量按3倍标准计算消耗
- 共享热点时流量单独计费
五、假冒卡与网络质量问题
非正规渠道卡存在两大隐患:
- 物联卡冒充正规卡销售,出现故障无法维权
- 共享基站导致高峰期网速低于1Mbps
消费者应通过运营商官方渠道办理业务,仔细核对合约中关于限速阈值、解约条款、增值服务等细则。建议办理前通过工信部网站查询套餐备案信息,保留纸质合同作为维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