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费用不透明的套餐设计
电信嗨流量卡常以“19元/月”等低价吸引用户,但实际扣费可能因以下因素大幅上涨:
- 首月优惠后,次月起月租自动上涨至29元或更高,且无明确提醒
- 绑定宽带后套餐总费用翻倍,例如59元套餐叠加后实际月扣140元
- 定向免流失效导致流量超额,需按高价标准付费
二、自动续费与合约绑定
用户可能因忽略条款而陷入长期消费:
- 免费宽带等附加服务会强制延长合约期,原1年套餐变2年
- 靓号过户需接受每月100元低消条款,且未提前告知
- 流量包自动续订功能默认开启,取消需人工操作
三、注销服务的高成本陷阱
终止服务时可能面临以下障碍:
- 线上注销功能缺失,需视频验证并补交材料
- 违约金按套餐原价计算,例如赠送宽带需支付剩余合约期全额费用
- 退款需二次申请,且扣除12元手续费
四、客服处理与权益维护难
用户维权时普遍遭遇消极应对:
- 投诉后客服以“系统限制”推诿,拒绝提供书面合同
- 套餐变更未通知用户,例如副卡收费规则变动导致费用激增
- 承诺的返费延迟到账,且停机即终止返现权益
电信嗨流量卡通过模糊资费结构、设置隐性条款、提高退出成本等方式,形成完整的消费闭环。用户应仔细核对账单明细,留存办理凭证,并通过工信部渠道及时申诉不合理扣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