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动续费陷阱
半年免费期结束后,多数套餐会默认开启自动续费功能。运营商常在协议细则中规定,用户未在指定时间内取消订阅即视为同意延续高价套餐。部分案例显示,用户免费期结束后被连续扣费三个月才发现异常账单。
二、流量使用限制
所谓”免费用流量”常包含四类限制:
- 定向流量:仅限特定App使用
- 时段限制:夜间流量与日间流量分开计算
- 速度限制:达阈值后降速至128kbps
- 区域限制:跨省使用产生漫游费
三、解约费用条款
运营商在协议中设置三重解约障碍:
- 合约期内解约需支付剩余月份50%违约金
- 线上渠道无法直接注销,必须到指定营业厅办理
- 退还SIM卡需承担15元物流费
四、隐私信息授权
办理过程中强制要求开通三项授权:通讯录读取、位置信息收集、消费数据共享。协议条款声明这些数据将用于”优化服务”,实则存在转售第三方广告平台的风险。
五、附加消费条款
基础套餐外设置四项隐形收费:彩信接收费(0.5元/条)、客服服务费(5元/次)、账单邮寄费(10元/月)、流量加油包自动订购(超出1MB即扣费)。
项目 | 频次 | 费用 |
---|---|---|
SIM卡更换 | 首次免费 | 次均20元 |
国际漫游 | 按日计算 | 30元/天 |
半年免费流量卡的实际成本可能超出预期,建议办理前通过三大渠道核实信息:运营商官网公示文件、工信部备案信息查询、第三方投诉平台历史记录。特别注意保存开通时的协议截图,以备后续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