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价格与成本的真实性争议
运营商内部核算显示,135G流量成本约35元/月,与9元月租存在显著矛盾。此类低价套餐通常采用首月优惠、次年恢复原价的营销策略,实际月租可能骤增至29-39元。部分商家通过“首年优惠”模糊表述,将短期促销伪装为永久套餐。
二、合约期限的隐藏条款
所谓“长期套餐”存在两种常见形式:
- 自动续约型:优惠期1-2年,期满后需运营商政策支持才可延续
- 超长合约型:20年有效期被包装为“永久套餐”,但提前解约需支付违约金
三、流量使用的限制条件
- 定向流量占比超80%,通用流量仅限特定APP使用
- 超出阈值后降速至1Mbps以下,影响正常使用
- 存在流量虚标问题,实际消耗速度异常加快
四、辨别正规套餐的方法
- 验证11位手机号码,排除13位物联卡
- 通过运营商官方APP查询套餐详情
- 确认是否包含通话功能与热点共享
- 核查是否存在“自动续费”等附加条款
市场上宣传的135G长期套餐多数存在价格欺诈和条款陷阱。消费者应警惕低于19元的月租方案,优先选择运营商官方渠道办理可验证的长期套餐,如电信29元185G等通过客服背书的正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