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3月,综合用户实际使用反馈,电信卡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一、套餐规则模糊与自动续订问题
1. 星卡套餐默认不自动续订,需用户手动操作续订,且查询流量、余额等功能不清晰,部分用户因未及时操作导致话费消耗异常;
2. 互联网流量卡归属地不可选,优惠套餐可能随时下架,长期使用稳定性存疑;
3. 合约机套餐注销需支付违约金,费用存在线上线下差异(如102元主卡违约金在营业厅仅收42元)。
二、隐藏合同条款与注销限制
1. 宽带业务捆绑导致合同期限变更,有用户反映1年期套餐因免费宽带被单方面改为2年合约,需通过工信部投诉维权;
2. 合约期内注销需支付高额违约金,部分用户销户后仍可能被追责(如涉诈风险关联问题)。
三、服务功能限制
1. 部分套餐无法使用电信官方APP,只能访问功能阉割的网页版界面;
2. 身份信息关联异常,导致银行等第三方机构无法验证手机号实名信息;
3. 青年一派等子品牌架构混乱,官方客服无法查询部分套餐信息。
四、费用与网络质量争议
1. 资费高于部分虚拟运营商,存在隐性收费(如定向流量虚标、视频流量不计入统计);
2. 偏远地区网络覆盖不足,4G/5G网速波动较大;
3. 营销手段激进,存在强制捆绑宽带、电视等业务的情况。
五、售后服务问题
1. 客服响应速度较慢,高峰期需长时间等待;
2. 物联卡售后不稳定,存在商家跑路、锁卡风险(非正规手机卡业务)。
建议办理前仔细阅读合同细则,优先选择无合约套餐,并通过工信部12300渠道处理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