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调整与合同条款变更
中国电信光猫所有权归属存在法律争议,运营商在早期合同中明确标注光猫为租赁设备,用户仅享有使用权。但近年套餐协议中新增「设备维护条款」,将非合约用户设备更换划入有偿服务范围。部分用户发现升级千兆宽带时,运营商要求支付光猫更换费用,这与早期「免费租用」承诺产生冲突。
二、设备升级与成本转嫁
千兆网络升级需配套支持XGPON技术的新光猫,运营商采取两种收费模式:
- 合约用户:设备更换费计入套餐资费
- 非合约用户:收取200-500元设备费
2025年部分地区推行「智能网关改造计划」,将原EPON设备更换为10G-EPON设备时,用户需承担30%材料成本。
三、区域服务标准差异
省级分公司拥有自主定价权,导致服务标准不统一:
- 长三角地区:3年网龄用户可申请免费更换
- 中西部地区:强制收取100元「调试服务费」
- 北方省份:执行「以旧换新」政策
四、营销策略与用户认知偏差
部分营业厅存在「免费升级」话术误导,典型案例包括:
- 隐瞒路由器需同步更换的事实
- 将设备费包装成「网络优化服务费」
- 利用SN码绑定技术限制用户自主更换
2024年工信部数据显示,31.7%的宽带投诉涉及设备更换收费争议。
收费争议本质是运营商在技术创新投入与存量用户维护间的平衡难题。建议用户办理业务时注意:核查合同设备条款、保留初装光猫SN码、通过10000号确认更换政策,必要时可依据《电信服务规范》申请行政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