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2 13:14:01
882

上海电信宽带送手机暗藏哪些消费陷阱?

摘要
上海电信宽带送手机活动存在长期合约捆绑、隐形费用叠加、低质手机强售、征信记录风险等消费陷阱。消费者需警惕套餐升级套路、携号转网误导等营销手段,办理前应核实合约细则,避免陷入金融与法律风险。...

一、捆绑式长期合约陷阱

电信宽带送手机活动中,最常见的套路是以”免费”名义强制签订24-36个月合约。用户往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署协议,若中途解约需支付高达千元的违约金。更隐蔽的是,部分套餐会通过赠送路由器等设备延长合约期,导致用户被长期套牢。

二、隐形费用与套餐升级套路

该活动存在三重收费陷阱:

  • 基础套餐费外强制叠加来电显示等增值服务费
  • 宣称”千兆升级”实则网速未达标,需额外购买设备
  • 手机号码激活后自动绑定新套餐,月费增幅超50%

有用户反映原本699元的宽带套餐,实际月消费达119元且无法取消捆绑服务。

三、低质手机与征信风险

所谓赠送手机暗藏双重隐患:

  1. 设备多为市场价低于500元的低端机型,故障率高
  2. 通过”橙分期”等金融工具办理,会在征信报告显示贷款记录

2021年有案例显示,此类分期记录直接影响用户房贷审批。

四、携号转网误导消费

电信工作人员常以”保留原号”为诱饵,实际操作中:

典型欺诈流程
步骤 操作手法
1 承诺免费携号转网送5G手机
2 私自开通新号码并绑定套餐
3 原运营商继续扣费形成双重收费

总结建议

消费者办理此类业务时,务必核实合约期限、解约条款及征信影响,要求营业厅书面确认所有费用明细。遭遇纠纷可向工信部投诉,2024年数据显示该类投诉解决率达78%。

声明:文章不代表云主机测评网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