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性能差异
计算型实例采用独享物理核心设计,配备高主频CPU(可达3.8GHz)和低延迟存储设备,为深度学习、科学计算等场景提供稳定高性能计算能力。共享型实例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复用,其vCPU可能与其他实例争抢物理核心资源,在负载高峰时可能出现10%-15%的性能波动。
资源分配模式
- 计算型:固定CPU调度模式,每个vCPU绑定物理核心超线程
- 共享型:非绑定CPU调度,vCPU随机分配空闲超线程
这种底层架构差异导致计算型实例具备100%性能SLA保障,而共享型仅保证可用性SLA。
适用场景对比
- 计算型典型应用:金融量化交易、基因测序、3D渲染等计算密集型任务
- 共享型适用场景:日均访问量<1万的企业官网、开发测试环境、小型数据库
成本与安全性
价格方面,共享型实例成本较计算型低30%-50%,但需承担潜在的资源争抢风险。安全性维度,计算型实例通过物理隔离有效防范侧信道攻击,共享型则依赖虚拟化安全组和及时的安全补丁更新。
实例类型 | 2核4G | 4核8G |
---|---|---|
共享型s6 | ¥1,800 | ¥3,200 |
计算型c7 | ¥2,700 | ¥5,100 |
选择计算型实例可确保计算密集型业务获得稳定的高性能输出,适合对延迟敏感的企业级应用;而共享型凭借高性价比优势,更适配中小企业的轻量级业务需求。建议根据业务峰值负载、预算规模和SLA要求进行选型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