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革命到基础设施
王坚将云计算比作19世纪末的交流电革命,认为其本质是计算能力的普及化。如同电力系统通过电网实现能源的高效传输,云计算通过分布式架构重构了计算资源的供给模式,使算力像电流般触手可及。这种变革打破了传统IT的孤岛架构,形成可弹性扩展的数字基础设施。
三次浪潮的进化轨迹
- 第一浪潮:互联网原生应用全面上云,重构全球互联网生态
- 第二浪潮: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北京冬奥核心系统上云成为标志性事件
- 第三浪潮:AI大模型驱动算力需求爆发,云计算成为智能时代的”电力网络”
计算能力的新能源革命
在青海光伏园区的启示下,王坚提出云计算是”计算的新能源时代”。这种范式转变体现在三个维度:
- 分布式架构替代集中式超算,降低单位算力能耗
- 按需供给模式提升资源利用率,减少计算浪费
- 绿色数据中心与可再生能源深度结合
AI时代的电力网络
面对大模型带来的算力挑战,王坚强调云计算正在构建新型AI基础设施。这种基础设施具备:
- 超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力支撑模型训练
- 弹性算力供给匹配推理需求波动
- 数据-算法-算力的协同创新平台
正如交流电催生出电气化革命,云计算正在重塑人工智能的发展范式。
从替代传统IT到支撑AI革命,云计算已演变为数字文明的基础操作系统。王坚预见的”计算即公共服务”愿景正在实现,这种变革深度契合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让技术创新真正转化为社会进步的基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