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环境准备与权限配置
在DataWorks控制台中创建项目空间后,需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 开通数据集成服务并授权RAM账号操作权限
- 配置资源组:通过【资源组管理】设置任务并发度和节点优先级
- 确认网络连通性:测试数据源与资源组之间的网络链路
2. 数据源连接配置
支持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源的接入配置:
- 关系型数据库:填写主机地址、端口、凭证信息
- NoSQL数据库:如MongoDB需配置分片集群地址与认证方式
- 文件存储系统:OSS需配置Endpoint和AccessKey
类型 | 协议支持 | 认证方式 |
---|---|---|
MySQL | JDBC | 用户名/密码 |
MongoDB | NoSQL | X.509证书 |
3. 创建数据同步任务
通过可视化界面完成以下核心设置:
- 选择同步方向:支持批量和实时两种模式
- 字段映射配置:支持自动匹配和手动调整字段对应关系
- 设置写入策略:包含追加、覆盖、去重三种模式
4. 高级参数配置
针对特定场景的优化设置:
- 分片参数:设置并发线程数提升同步效率
- 脏数据策略:定义错误记录处理阈值和存储路径
- 时区设置:确保源端与目标端时区统一
5. 任务调试与监控
通过内置工具验证配置有效性:
- 执行空跑测试验证配置逻辑
- 查看数据预览确保字段映射正确
- 监控任务运行状态和资源消耗
DataWorks通过标准化的配置流程和可视化操作界面,显著降低了异构数据源同步的技术门槛。用户需重点关注网络连通性、字段类型兼容性及数据一致性策略的配置,同时结合资源组管理实现任务资源的精细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