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2 06:28:21
367

阿里云AI收入暴增能否带动股价再创新高?

摘要
阿里云AI业务连续六季度三位数增长,驱动阿里巴巴市值三个月飙升超50%。本文解析AI技术突破如何重构估值逻辑,未来三年超常规投入的战略影响,以及机构对股价再创新高的关键预判。...

一、阿里云AI业务爆发式增长的财务表现

阿里云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云智能集团收入达317.42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成为集团最强劲的业绩引擎。这一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千问系列大模型的商业化落地,包括多模态模型Qwen2.5-VL和深度推理模型Qwen2.5-MAX的技术突破。值得注意的是,该季度阿里资本开支环比激增80%至318亿元,主要用于AI算力基础设施扩建。

二、AI技术突破如何重塑股价逻辑

阿里巴巴的估值体系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

  • 云业务市销率修复:摩根大通测算显示,阿里云当前4倍市销率显著低于其AI技术溢价空间,若2026财年云收入增速提升至23%,每2个百分点市销率增长可推动股价上涨1%
  • 生态闭环价值:通义千问已衍生超9万个行业模型,深度赋能电商、物流等核心场景,形成”AI+商业”的协同效应
  • 外资机构增持:2025年2月国际资本加仓阿里股票,推动其股价三个月内累计涨幅超50%

三、未来三年战略投入的资本效应

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将在”云+AI”领域投入超过过去十年总和,重点布局方向包括:

  1. 全球最大规模AI算力集群建设
  2. 基础模型平台Qwen的迭代升级
  3. 现有业务的AI化改造

该战略已获得资本市场认可,财报发布当日美股盘前涨幅超10%,创2021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四、市场预期与潜在风险分析

机构普遍看好阿里云AI的持续增长潜力:

  • 高盛预测2026年AI相关收入占比将突破云业务总收入的35%
  • 工信部专家认为阿里已跻身全球AI第一梯队,技术溢价有望带来市值重估

但需关注以下风险:

  • 中美技术竞争导致的算力供应波动
  • AI研发投入对短期利润的侵蚀效应
  • 行业大模型同质化竞争加剧

阿里云AI业务的爆发性增长已形成技术、资本、市场的三重共振效应。短期来看,财报超预期和战略投入承诺将继续支撑股价上行空间;中长期则需观察AI技术商业化转化效率及生态协同能力。若千问大模型能持续保持技术代际优势,阿里巴巴有望突破历史市值峰值。

声明:文章不代表云主机测评网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