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口规划与服务识别
搭建云服务器节点时,需优先明确服务类型与对应端口协议:
- Web服务:HTTP(80)、HTTPS(443)、WebSocket(自定义)
- 数据库:MySQL(3306)、Redis(6379)
- 管理端口:SSH(22)、RDP(3389)
建议避免使用1-1023范围的系统保留端口,优先选择高位端口(如5000-65535)降低扫描风险。
二、安全组与防火墙配置
主流云平台均采用双层防护机制:
- 安全组配置:通过控制台设置入/出站规则,按最小权限原则开放端口
- 示例:允许特定IP访问SSH端口22
- 实例防火墙:Linux系统使用firewalld/iptables,Windows使用高级安全防火墙
- 推荐命令:
sudo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port=8080/tcp
- 推荐命令:
三、系统级端口管理
通过命令行工具实现精细化控制:
功能 | Linux命令 | Windows命令 |
---|---|---|
查看开放端口 | netstat -tuln | netstat -ano |
端口扫描 | nmap 127.0.0.1 | Test-NetConnection |
建议定期使用lsof -i :端口号
检查端口占用情况。
四、端口连通性验证
部署完成后需执行三级验证:
- 本地回环测试:
telnet 127.0.0.1 端口
- 内网互通测试:同VPC实例互访
- 公网访问测试:使用第三方端口检测工具
云服务器端口配置需遵循”规划-隔离-监控”三阶段原则,结合安全组与系统防火墙实现纵深防御。建议每月审查端口规则,及时关闭闲置端口,采用端口敲门(port knocking)等高级技术增强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