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查域名解析配置
当出现域名访问异常时,首先需确认DNS解析是否生效:
- 使用
nslookup
或dig
命令验证域名是否指向正确的服务器IP地址 - 检查域名注册商的DNS记录,确认A记录/CNAME配置无误
- 等待DNS缓存刷新(最长可能需要24小时)
二、验证服务器运行状态
通过云服务商控制台进行以下检查:
- 确认实例处于运行状态且无硬件故障
- 监控CPU、内存、带宽使用率是否超过阈值
- 检查系统日志是否存在异常关机记录
三、排查网络连接问题
网络层面的故障排查步骤:
- 使用
ping
测试服务器IP可达性 - 通过
traceroute
分析网络路径质量 - 检查安全组规则是否开放80/443端口
四、审查防火墙设置
系统级和云平台防火墙双重验证:
- Linux系统检查iptables/ufw规则
- Windows系统验证防火墙入站规则
- 云平台安全组需允许HTTP/HTTPS协议
五、检测Web服务状态
服务层面的排查方法:
- 使用
netstat -tuln
确认端口监听状态 - 检查Nginx/Apache配置文件中的虚拟主机设置
- 查看Web服务日志定位错误代码
域名访问异常需采用系统化排查策略,从DNS解析到服务配置实施逐层验证。建议建立定期检查机制,包括:域名解析时效性验证(每月)、安全组规则审计(季度)、系统资源监控(实时)等。对于SSL证书配置、CDN加速等进阶优化,可参考云服务商最佳实践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