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1 09:11:32
353

云主机的可用性分为三个等级还是七个等级?

摘要
云主机可用性存在两种分级标准:通用三等级体系与可信云七星级认证。三等级侧重基础架构冗余,七等级细化服务成熟度指标,企业需根据业务需求选择评估体系。...

可用性等级的定义分歧

云主机的可用性等级存在两种主流定义:一种基于基础服务协议划分为三个等级,另一种由可信云认证体系细分为七个等级。这种差异源于不同标准对可用性指标的颗粒度要求。

云主机的可用性分为三个等级还是七个等级?

基础可用性分类的三个等级

在通用云计算服务中,可用性通常分为三个基础等级:

  • 标准级:单节点部署,可用性约99.9%
  • 高可用级:跨机架冗余,可用性达99.95%
  • 金融级:跨可用区部署,可用性超过99.99%

这种分类常见于云服务商的基础SLA协议,对应不同业务场景的容灾需求。

可信云行业标准的七个等级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推出的可信云认证体系,将云主机划分为更精细的七个等级:

可信云分级标准
  • ★★★:基础可用性服务
  • ★★★+:增强型单可用区部署
  • ★★★★:跨机架冗余架构
  • ★★★★+:智能流量调度
  • ★★★★★:多地域灾备
  • ★★★★★+:实时数据同步
  • ★★★★★★:全栈自主可控(暂未开放)

该标准通过星标体系帮助用户直观评估服务品质,适用于企业级采购决策。

不同标准的应用场景

两类标准的适用场景存在显著差异:

  1. 三等级体系适用于通用业务场景的SLA约定
  2. 七等级认证面向需要精确对标行业规范的关键业务
  3. 混合云架构建议同时参考两种评价维度

实际选择时应结合业务连续性要求和预算进行综合评估。

云主机的可用性既存在三个基础等级的技术划分,也包含七个星级的行业认证标准。前者反映基础架构能力,后者体现服务成熟度指标。企业应根据业务关键性选择合适的评价体系,并通过多层冗余架构实现真正的高可用。

声明:文章不代表云主机测评网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