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拟化计算资源
云主机的核心计算资源由虚拟化技术实现,包括虚拟CPU(vCPU)和虚拟内存。通过KVM、Xen等虚拟化方案将物理服务器的计算资源池化,按需分配给多个云主机实例。vCPU通过时间片轮转机制复用物理CPU核心,支持动态调整核心数量和主频参数。
二、弹性存储模块
存储系统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包含三大组件:
- 临时存储:基于宿主机的本地SSD提供高速缓存
- 块存储:支持动态扩容的分布式块存储系统
- 对象存储:面向非结构化数据的海量存储服务
这种架构既保证数据持久性,又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I/O性能需求。
三、网络通信架构
网络模块通过软件定义网络(SDN)实现,主要包含:
- 虚拟交换机:实现云主机间东西向流量交换
- 负载均衡器:智能分配南北向访问流量
- 虚拟防火墙:基于安全组的流量过滤系统
该架构支持自定义VPC网络拓扑和QoS策略配置,确保低延迟高可用的网络传输。
四、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防护采用纵深防御策略,包含身份认证、漏洞防护、数据加密三重机制。硬件安全模块(HSM)为密钥管理提供物理级保护,TLS加密保障数据传输安全,安全组实现网络层面的访问控制。
云主机通过虚拟化技术将物理硬件资源抽象为可弹性分配的计算单元,其核心硬件架构包含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四大模块。这种架构既继承了传统服务器的硬件特性,又通过资源池化和软件定义实现了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