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负载均衡核心概念与价值
阿里云服务器负载均衡(SLB)通过虚拟IP(VIP)技术将客户端请求智能分发至多个后端ECS实例,实现流量动态调度与服务器资源优化利用。该技术有效解决传统架构中单点故障风险,可将系统可用性提升至99.95%服务等级协议(SLA),同时支持按需弹性扩展应对突发流量。
二、多机负载均衡配置流程
通过阿里云控制台配置负载均衡需完成以下核心步骤:
- 创建负载均衡实例:选择与ECS相同地域,配置网络类型(公网/私网)及可用区
- 设置监听协议:支持HTTP/HTTPS/TCP多种协议,HTTPS需上传SSL证书
- 添加后端服务器:关联至少2台ECS实例,设置健康检查参数(响应超时、检测间隔)
- 配置会话保持:可选基于源IP或Cookie的会话保持策略
典型配置案例包含Web服务器集群,需在安全组中开放HTTP 80/HTTPS 443端口,并确保后端服务器应用服务可达性。
三、负载均衡算法解析
阿里云提供6种流量调度策略:
- 轮询调度:等概率分配请求,适用于同构服务器集群
- 加权轮询:根据服务器CPU/内存配置动态调整分发权重
- 最小连接数:实时监测后端连接数,优先分配至空闲服务器
- IP哈希:保证特定客户端请求固定转发至目标服务器
算法选择需结合业务场景,电商系统推荐使用加权最小连接数算法,可兼顾服务器性能差异与实时负载状态。
阿里云多机负载均衡通过智能流量分发与健康检查机制,构建高可用服务架构。配置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网络拓扑规划与算法选型,建议生产环境采用跨可用区部署结合HTTPS监听方案,配合WAF防火墙实现全方位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