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量虚标与划分陷阱
多数19元流量卡宣称提供超大流量包,但实际使用中存在严重虚标问题。定向流量仅限特定APP(如抖音、快手),而通用流量常被限制为闲时流量(如0:00-8:00),导致用户实际可用流量缩水至宣传值的10%-50%。部分套餐甚至将100G流量拆分为70G定向+30G通用,但通用流量仅在特定时段生效。
- 定向流量:仅限10个指定APP
- 通用流量:50%为夜间时段专用
- 赠送流量:首月有效且自动续费
二、隐形收费与自动续费
低价套餐常通过多种方式增加额外收费:
- 首月免费流量包到期后自动续订(月费9元起)
- 短信、通话费未包含在基础套餐中
- 合约期结束后月租翻倍至39元
运营商默认勾选自动续约条款,用户需自行致电取消,部分套餐还要求参与”好评返话费”活动才能维持优惠。
三、合约期限与违约金条款
多数套餐隐藏6-12个月合约期,期间用户无法更换套餐或携号转网。若提前退订需支付违约金,金额可达已享优惠的50%。部分代理商通过小字标注”20年优惠期”等模糊条款,实际执行时随意调整资费。
四、限速与网络限制
当用户使用超过30G流量后,网速可能被限制至1Mbps,高峰时段出现明显卡顿。部分套餐限制网络类型(如仅4G)或禁止异地使用,物联网卡更存在随时被封风险。
选择19元流量卡时应重点核查:流量划分细则、自动续费条款、合约期限说明及限速阈值。建议激活后立即截图套餐说明页,并通过运营商客服录音确认关键条款。优先选择无合约期、通用流量占比超70%的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