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型案例警示
2025年温州苍南市民小李新办手机卡后,发现该号码已被用于注册抖音、淘宝等多个平台账号,经警方调查系犯罪团伙通过运营商线下活动骗取用户办卡后盗用验证码注册账号牟利。同类案件中,广州出现新型伪基站技术,犯罪分子利用GSM劫持在凌晨时段窃取验证码实施盗刷,受害者往往次日才发现资金损失。
二、犯罪技术手段解析
主要攻击方式包括:
- 伪基站信号劫持:通过GSM嗅探技术截获2G网络短信
- 社会工程诈骗:冒充运营商以赠送礼品诱导提供验证码
- 设备侧攻击:利用未设置PIN码的手机卡进行非法转移
三、关键防范措施
建议用户采取以下防护策略:
- 设置SIM卡PIN码锁定功能,防止手机卡被盗用
- 警惕非官方渠道的”优惠办卡”活动,核实工作人员身份
- 启用账户二次验证机制,避免单纯依赖短信验证
- 安装终端防护软件,拦截伪基站信号
四、应急处理流程
发现异常时应立即执行:
- 向运营商申请紧急停机并注销异常号码
- 通过银行客服冻结关联支付账户
- 向网信部门举报被盗注册的网络账号
- 保留短信记录等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
新型手机卡冒用犯罪呈现技术专业化、作案隐蔽化特征,公众需提升对验证码的安全认知。建议将SIM卡防护纳入个人信息安全体系,遇可疑情况遵循”立即冻结、及时报警、全面排查”的处置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