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免费流量的常见套路
中国移动常以“保持原套餐不变”“老客户专享”名义赠送流量,实则暗藏收费陷阱。有用户接到电话称每月赠送21G流量,实际办理后却产生30元/月的附加费用。部分业务员利用“体验期免费”话术诱导用户开通服务,待体验期结束后自动转为收费模式。
二、隐形消费的常见形式
- 套餐变更残留收费:业务变更时保留虚拟网等附加服务收费
- 自动续订服务:免费试用期后未经确认自动扣费
- 设备捆绑收费:宽带安装时附加设备租赁费
- 历史业务未取消:三年前办理的云盘服务仍在持续收费
三、如何识别和防范陷阱
- 定期核查账单:通过掌上营业厅查询历史消费明细
- 确认业务条款:要求客服明确说明优惠期限和终止方式
- 拒绝陌生验证码:不向非官方渠道提供短信验证码
- 设置消费提醒:开通短信或APP的流量超额预警
四、用户维权途径与建议
遭遇隐形扣费时,建议立即拨打10086要求退费,若协商未果可升级至10080总部投诉。保留通话录音和短信记录,通过工信部官网提交书面投诉材料,要求运营商提供业务办理的电子凭证。
中国移动部分免费流量活动存在信息不透明、条款解释模糊等问题,消费者需提高警惕。建议建立每月自查账单的习惯,对陌生营销电话保持戒心,遇到纠纷时积极通过多渠道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