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策略与用户基数差异
中国移动作为国内用户规模最大的运营商(截至2025年用户数超9.8亿),其核心盈利模式依赖存量用户的高ARPU值。推出低价互联网套餐将直接冲击现有价格体系,导致整体利润下滑。相比之下,联通通过混改引入互联网企业资本,以大王卡作为差异化竞争工具争夺增量市场,而移动更倾向于通过宽带捆绑或5G套餐提升用户价值。
二、技术架构与运营体系限制
中国移动尚未建立全国统一的BOSS系统,各省分公司独立运营计费系统,难以快速实施全国性定向流量合作。而联通自2014年起推广CBSS集中化系统,实现总部对省级业务的全流程管控,这是支撑大王卡等复杂套餐的技术基础。移动现有架构导致以下问题:
- 定向流量规则需逐个省份对接
- 跨省用户服务体验不统一
- 互联网公司合作成本增加
三、成本控制与渠道冲突
线下营业厅套餐需覆盖基站建设成本,运营商规定实体渠道最低月租29元起。若推出19元档互联网套餐,将与自有渠道形成直接竞争。移动通过以下方式平衡利益:
- 线上限量发放短期优惠卡
- 融合套餐赠送宽带或终端设备
- 定向流量包作为附加增值服务
四、竞品套餐对比分析
运营商 | 套餐名称 | 月租 | 通用流量 | 定向流量 |
---|---|---|---|---|
中国移动 | 5G畅享卡 | 59元 | 10GB | 30GB(限定15款App) |
中国联通 | 大王卡Pro | 69元 | 40GB | 无 |
中国电信 | 星王卡 | 79元 | 50GB | 20GB(视频类App) |
从对比可见,移动套餐设计更侧重基础业务保底收益,而联通、电信通过全通用流量或大额定向流量吸引重度用户。
中国移动未推出大王卡类套餐是市场地位、技术架构和商业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通过维持较高资费标准保障利润,依托网络覆盖优势巩固存量市场,这与联通通过激进套餐争夺市场份额形成战略差异。未来随着5G渗透率提升和携号转网政策深化,该策略可能面临新的调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