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约期限制暗藏违约金陷阱
衡阳移动宽带常以「免费升级」「优惠续费」名义吸引用户签订24-36个月合约期,但未明确告知提前解约需支付高额违约金。有用户反映,合约期内若消费金额未达标准,不仅需补缴差额,还可能被收取设备回收费用。更存在合约到期后自动续约的情况,消费者稍不留神就会陷入循环消费陷阱。
二、优惠套餐暗藏费用暗涨套路
衡阳移动客服常使用话术诱导用户办理「充话费送宽带」业务,实则通过以下方式变相涨价:
- 赠送金额需分月返还,实际套餐费高于承诺价
- 免费期结束后自动转为收费模式,账单不单独显示宽带费用
- 叠加电视套餐、流量包等隐形消费项目
三、宽带注销遭遇踢皮球式阻挠
衡阳用户申请宽带注销时,移动公司设置多重障碍:要求本人携带设备跨区域办理、拖延上门回收时间、系统显示注销成功却持续扣费等。更有案例显示,法院判决后仍存在拒不执行合约变更的情况,消费者维权成本极高。
四、话术诱导制造隐藏消费场景
客服人员常使用「免费赠送设备」「套餐价格不变」等模糊话术,实际办理时会绑定路由器租赁费、摄像头月租等增值服务。有用户办理59元套餐后,因未注意合同细则,实际月费暴涨至160元以上。
衡阳移动宽带续费优惠存在系统性消费陷阱,消费者需重点核查合约期限条款、费用组成明细、解约条件等内容。建议办理业务时要求提供书面协议,定期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账单明细,遭遇侵权时及时向工信部投诉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