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捆绑消费的隐形门槛
所谓免费宽带往往需要绑定高价手机套餐,用户需承诺长期使用指定月租套餐才能享受宽带服务。例如某用户办理269元话费套餐时,被附加了92.52元/月的家庭合户账单。这类捆绑消费常包含以下元素:
- 需签订2-4年长期合约
- 最低消费门槛普遍在59-269元
- 强制绑定电视盒等设备
二、增值服务的强制搭售
办理过程中常被添加未明示的增值服务,包括:
- 未告知的电脑/电视套餐包
- 隐藏的云存储等数字服务
- 路由器租赁等设备费用
这些服务通常以”优惠赠送”名义出现,但实际会产生每月数十元的额外费用。
三、合约期限的违约金陷阱
宽带合约普遍存在以下限制条款:
- 3-4年超长合约期
- 提前解约需支付剩余月份50%费用
- 合约到期自动续约条款
有用户因不知情签署的附加条款,在携号转网时被收取高额违约金。
四、安装费用的文字游戏
宣称的免费安装实则包含多项收费:
- 光猫押金:200-500元
- 布线材料费:80-150元
- 调试服务费:100元/次
部分用户反映安装总费用高达800元,远超预期。
移动宽带收费体系存在多重隐性成本,从套餐捆绑到设备搭售形成完整利益链条。消费者需重点核查合户账单、增值服务条款及违约金细则,办理时坚持”三不原则”:不轻信口头承诺、不接受强制绑定、不签署未细读合同。留存业务办理凭证,遇争议及时向工信部投诉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