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藏的会员套餐扣费
在宽带续费过程中,运营商常以”充话费返现”形式诱导用户参与活动。案例显示,用户充值120元话费后,实际被绑定29元会员套餐,通过每月返还10元的方式掩盖真实扣费项目。这种操作导致用户每月需额外支付19元隐性费用,两年累计支出达456元。
二、合约期强制消费陷阱
运营商通过以下方式设置合约障碍:
- 强制绑定24-36个月合约期,期间不得降档套餐
- 未明确告知解约需支付设备折旧费(约200元)
- 合约期内取消服务需缴纳剩余月份30%违约金
用户反馈在未被告知的情况下被绑定两年合约,导致无法更换低价套餐。
三、捆绑销售附加费用
免费宽带常附加三类强制消费:
- 必须开通数字电视服务(20元/月)
- 强制购买路由器(100-300元设备费)
- 绑定副卡消费(10元/张/月)
有用户办理59元套餐后,实际月费因附加项目增至99元。
四、设备升级隐性收费
运营商以”免费换新”名义诱导升级设备,实际产生两类费用:
项目 | 费用 | 周期 |
---|---|---|
光网调测费 | 15元/月 | 12个月 |
设备维护费 | 10元/月 | 24个月 |
有案例显示升级后月费暗增25元,两年额外支出600元。
移动宽带续约存在四大核心陷阱:话费返还的套餐绑定、长期合约的消费限制、捆绑销售的增值服务、设备升级的隐性收费。消费者应仔细核对合约条款,特别关注月最低消费金额、违约金比例、设备归属权等细则,必要时要求营业厅提供书面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