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约期限与违约金陷阱
移动宽带合约普遍要求用户签订3-4年长期协议,中途解约需支付高额违约金。例如用户提前终止服务,可能需承担剩余合约期费用的50%作为赔偿。业务员常以“免费期”话术模糊合约时长,实际签约时才会告知具体条款。
二、免费背后的捆绑消费真相
所谓“免费宽带”需绑定高价手机套餐,典型套路包括:
- 强制升级至69元/月以上4G/5G套餐
- 必须购买光猫、路由器等设备(价格200-500元不等)
- 绑定机顶盒服务(首年免费,次年起每月25元)
三、服务质量与附加费用
实际使用中存在多项未明示费用:
项目 | 费用 | 说明 |
---|---|---|
安装费 | 100-300元 | 以“设备调试费”名义收取 |
网络加速包 | 30元/月 | 宣称可提升实际网速 |
用户普遍反映实际网速仅达宣传值的30%-50%,晚间高峰期尤为明显。
四、解约流程中的隐性成本
退订服务需经历多重阻碍:
- 线上客服推诿至线下营业厅
- 违约金计算规则不透明
- 退订设备需支付折旧费(约设备原价20%)
移动宽带“免费送”本质是通过长期合约锁定用户消费,叠加捆绑销售与隐形收费实现盈利。消费者应重点核查合约期限细则、设备收费清单及违约金条款,建议保留业务员承诺录音作为维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