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宽带的捆绑消费陷阱
移动宽带宣传的“免费”服务往往需要用户办理高价手机套餐,129元套餐用户实际流量单价可达新用户的22倍。部分案例显示,办理免费宽带必须升级至59元套餐,实际月费通过附加收费可达70元。这种捆绑策略限制用户自由选择权,形成隐性消费闭环。
合约期限与违约金风险
宽带合约普遍设置2-4年期限,中途解约需支付高额违约金。2025年用户投诉显示,运营商常以“必须绑定路由器”等理由规避提前解约诉求。更有案例表明,免费期结束后自动转为收费套餐,用户需持续支付费用。
- 新装宽带:强制绑定24个月合约期
- 套餐变更:需重新签订36个月协议
- 设备退还:收取100元上门服务费
附加服务强制收费
装机过程中存在多项隐形收费:路由器、机顶盒等设备以“赠送”名义绑定,实际收取10-25元/月的租赁费。有用户发现未使用的摄像头设备仍被持续计费,且解除设备需支付拆卸费用。
网速缩水与服务降级
实际网速普遍低于合同承诺值,300M宽带实测不足100M的情况频发。高峰期网络延迟严重,运营商常以“基站覆盖不足”推诿,诱导用户付费升级套餐。
移动宽带套餐存在系统性的隐形消费体系,从合约绑定、设备租赁到服务降级形成完整盈利链条。消费者需警惕“免费”宣传背后的套餐绑定条款,仔细核查设备收费明细,并通过运营商官方渠道留存沟通记录以保障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