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3 14:43:17
288

移动宽带合约期仍绑定至2050年?政策是否有变

摘要
中国移动宽带合约期绑定至2050年问题引发持续争议,2019年政策将合约期上限调整为20年,但用户仍遭遇隐性长期绑定。本文分析现状、政策执行差异及典型案例,并提出维权建议。...

一、移动宽带合约期绑定至2050年的现状

自2018年移动推出免费宽带业务以来,大量用户因签订长期合约导致携号转网受阻。部分用户在办理宽带时,合约期被默认设定至2050年,需提前解约则需支付高额违约金。2024年仍有用户反映,移动以“系统默认绑定”为由拒绝取消宽带业务,甚至将合约期延长至2025年或更久。此类长期绑定行为成为用户投诉焦点。

移动宽带合约期仍绑定至2050年?政策是否有变

二、政策调整与运营商回应

2019年,中国移动针对“合约期过长”问题作出政策调整,明确要求:

  • 无固定合约期或合约期超过20年的协议,统一调整为最长20年;
  • 新办理合约的用户按新规执行,合约期不超过20年;
  • 靓号用户协议到期后可自由携转,未到期则需按合同法解约。

实际执行中存在差异。2025年仍有用户遭遇“隐藏合约期”问题,业务员未明确告知36个月合约期即强制绑定。

三、合约期争议的典型案例

近年典型案例包括:

  • 用户2018年办理两年期宽带,2024年申请取消却被要求履约至2025年;
  • 免费升级千兆宽带时被默认绑定36个月合约,取消需支付违约金;
  • 未提供机顶盒却收取费用,合约期被擅自延长至2050年。

这些案例显示,合约期条款的透明度和执行规范性仍是核心矛盾。

四、用户应对策略与建议

为维护自身权益,用户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办理业务时要求书面确认合约期限,留存沟通记录;
  2. 通过工信部12300或黑猫投诉平台发起维权;
  3. 依据《民法典》和工信部规定,主张“未明确告知条款无效”。

若遭遇高额违约金索赔,可要求运营商提供原始签约凭证。

结论:尽管政策明确合约期上限为20年,但运营商执行中存在遗留问题与新违规现象。用户需提高合约审查意识,监管部门应强化对隐性绑定行为的处罚力度。

声明:文章不代表云主机测评网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