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餐绑定:免费的代价
中国移动的免费宽带普遍要求绑定58元/月以上的手机套餐,且合约期内禁止降档或携号转网。表面看似赠送,实则通过套餐溢价覆盖宽带成本。有用户反映原套餐仅需39元,但升级后总支出反增加20元/月。
典型绑定模式包括:
- 必须办理指定金额的5G套餐
- 强制开通IPTV或家庭监控服务
- 叠加信用购机等分期业务
合约限制:隐形枷锁
免费宽带通常附带24-36个月合约期,提前解约需支付违约金(多为剩余合约期费用的30%)。有案例显示用户发现隐形扣费后,因合约未到期无法取消服务。
合约陷阱具体表现为:
- 办理时未明确告知解约条款
- 客服与营业厅处理标准不统一
- 设备回收流程复杂
网络质量:缩水的承诺
实测显示移动宽带存在速率虚标现象,千兆宽带实际下载速度不足标称值的60%。安装人员常以”网线质量差”推诿,更换设备后仍无法改善。游戏延迟、视频卡顿问题突出,与电信联通差距明显。
费用隐形:温水煮青蛙
安装后可能产生隐性收费:
- 15元/月的光网调测费
- 10元/月的IPTV服务费
- 设备折旧押金
有用户发现免费宽带实际月均支出比单独办理贵37元。
用户决策指南
建议办理前确认:
- 当前套餐是否满足最低消费要求
- 合约期及违约金计算方式
- 设备回收政策与附加服务
- 本地网络质量实测数据
免费宽带本质是价格战产物,适合套餐消费高且对网络质量要求低的用户。但需警惕合约捆绑带来的长期支出压力,建议通过工信部渠道留存办理证据,避免陷入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