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餐捆绑消费成标配
移动宽带推广中普遍存在「免费宽带+强制套餐」的销售模式,用户需满足三个条件:
- 使用指定价位的手机套餐(通常69元/月起)
- 签订12-24个月合约期
- 接受路由器/机顶盒等设备捆绑
此类套餐实际月均支出比单独购买宽带服务高出40%-60%,且限制携号转网自由。
二、隐性收费项目清单
实际安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额外费用包括:
- 超距施工费(布线超过30米)
- 设备调试费(每月15元)
- 线路改造费(老旧小区)
- 违约金(合约期内退订)
有用户反映安装时未告知收费明细,半年后账单突增15元/月的「全屋光网调测费」。
三、网络质量争议不断
移动宽带存在「宣传带宽」与「实际速度」严重不符的问题:
- 高峰时段网速下降70%
- 游戏延迟普遍高于电信/联通
- IPTV出现卡顿需购买加速包
2024年网络质量投诉中,移动宽带故障响应时长比行业均值多1.8个工作日。
四、法律纠纷典型案例
2025年3月出现新型诈骗手法:
- 冒充工作人员上门安装「网络升级设备」
- 以免费为由安装信号拦截装置
- 设备植入恶意程序窃取信息
正规安装人员均需出示「中国移动智慧家庭工程师」证件,且不收取现金。
五、消费避坑指南
建议消费者办理前完成三个确认:
- 核实套餐有效期及续约政策
- 要求书面注明所有收费项目
- 测试实际网速并保留记录
遇到强制消费可拨打12300工信部投诉热线,法定处理时限为15个工作日。
移动宽带服务存在「明免暗收」的商业模式,消费者需警惕套餐捆绑、合约限制、设备收费三重陷阱。建议优先考虑网络质量稳定的付费宽带,办理时保留书面协议作为维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