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似优惠的套餐组合
中国移动推出的58元套餐送宽带+手机活动,表面承诺用户可享受每月固定消费赠送价值千元的设备与服务。但实际办理过程中,存在强制绑定、消费叠加等隐性条款,多数消费者在未被告知完整信息的情况下签订协议。
二、合约期内的四大限制
- 套餐降级禁止:合约期内禁止更改为低于58元的套餐,即使原套餐已停用
- 转网功能锁定:绑定设备后用户无法办理携号转网,违约需支付30%-50%赔偿金
- 设备使用限制:赠送手机多为定制机型,仅支持移动网络且预装不可卸载的增值服务
- 宽带速率陷阱:宣传的100M宽带实际下载速率仅为标准值的40%-60%
三、隐藏消费的三大套路
在用户办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常通过话术模糊关键信息:
- 将赠送设备与分期贷款捆绑,通过花呗等渠道自动扣款
- 未经确认添加流量包、视频会员等增值服务
- 合约到期后自动转为高资费套餐,需主动投诉才能取消
四、用户维权难点分析
多数投诉案例显示,消费者需提供通话录音、纸质协议等证据才能主张权益,而移动常以「第三方合作」为由推诿责任。78岁老年用户因未保留短信凭证,维权过程耗时三个月才恢复原套餐。
该类套餐本质是锁定用户消费的金融产品,建议办理前确认三要素:合约期限标注位置、违约金计算方式、设备解除绑定条件。保留业务受理单并拍摄办理过程,可有效降低被侵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