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捆绑消费套路
移动宽带常以“免费”为噱头吸引用户,实则强制要求办理高额手机套餐。例如月租78元套餐仅支持100M宽带,若想升级至1000M需办理299元套餐。这种融合套餐通常绑定2-3年合约期,限制用户更换运营商或降低资费。
部分案例显示,装机时未经用户同意捆绑销售高清TV服务,后期以“手续费”“设备费”等名目收取费用。消费者往往在收到扣费短信后才察觉隐藏消费。
二、网速缩水问题
宣传中承诺的千兆宽带在实际使用中存在显著落差。用户反馈高峰期下载速度不足标称值的30%,游戏延迟、视频卡顿频发。原因包括基站覆盖不足、共享带宽资源分配不合理等。
- 标称100M宽带实测:夜间平均28M
- 标称200M宽带实测:高峰期峰值76M
三、合同期限陷阱
宽带合约普遍包含以下限制条款:
- 最低消费期限24-36个月
- 提前解约需支付剩余月租50%违约金
- 套餐变更导致宽带服务自动终止
有用户因工作城市变动申请迁移宽带,却被告知需重新办理并支付装机费,原合约仍需继续履行。
四、退订服务困难
退订流程存在多重障碍:客服推诿、营业厅拒绝受理、系统显示未开通服务却持续扣费等。有用户两年内致电客服13次仍未成功取消绑定业务,最终需通过投诉渠道解决。
部分退订案例中,运营商要求归还光猫等设备时收取磨损费,或以“系统延迟”为由继续扣费1-2个月。
办理移动宽带需重点核查套餐细则、实测网速表现、明确解约条件。建议保留业务办理时的录音、聊天记录等证据,定期查询账单明细。若遇纠纷,可向工信部投诉平台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