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餐价格差异陷阱
中国移动存在明显的新老用户价格歧视,13年老用户套餐资费高达新用户的22倍。用户反映其129元套餐仅含20GB流量,而新用户29元套餐即可获得100GB流量,价差高达6.45元/GB与0.29元/GB的悬殊对比。这种定价策略导致老用户每月实际支出往往比宣传价格高出50%-100%,且客服对投诉采取冷漠处理态度。
二、宽带费用暗藏玄机
宽带服务存在三重收费陷阱:
- 免费期承诺不兑现:承诺免费2年却在1年后开始收费
- 隐形收费项目:用户账单中隐藏”家庭合户账单”等未告知的增值服务
- 价格随意上涨:1000M宽带费用从40元/月突涨至120元/月
项目 | 承诺价格 | 实际收费 |
---|---|---|
1000M宽带 | 40元/月 | 120元/月 |
电视服务 | 20元/月 | 强制绑定收费 |
三、捆绑消费强制绑定
用户必须接受多重绑定条件才能享受套餐优惠:
- 手机套餐与宽带强制绑定
- 需预存话费或购买路由器等设备
- 赠送设备附加隐性套餐包
有用户因接受赠送电脑被迫绑定额外套餐,导致月费增加100余元。
四、合同期限限制自由
套餐合同包含严格限制条款:
- 最低2年合约期,提前解约需支付违约金
- 禁止携号转网
- 自动续约条款未显著提示
中国移动套餐通过价格歧视策略、服务绑定规则和合同限制条款构建消费陷阱,建议消费者办理业务时注意核对明细账单,保留书面协议,并向工信部投诉不合理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