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动续费条款的隐藏争议
中国移动宽带视频会员的自动续费条款常以模糊表述出现在合约中。部分用户反映,在办理优惠套餐时,客服着重强调折扣权益,但对「到期自动转为包月计费」「设备归还与续费绑定」等关键条款仅作轻描淡写。更有案例显示,业务人员会通过话术规避明确说明续费机制,导致消费者在不知情状态下被持续扣费。
二、用户遭遇的典型案例
- 宽带到期后未归还设备被强制续费,客服以「合约默认条款」为由拒绝终止服务
- 叠加开通同类会员时未提示原有服务未取消,导致重复扣费
- 违约金计算包含捆绑设备,但安装时未说明设备与套餐的关联性
三、条款透明度的法律分析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运营商应当以显著方式提示自动续费条款。然而实际操作中:
- 关键条款常混杂在数十页电子协议中,未作字体加粗或单独说明
- 电话营销场景下缺少书面确认环节,消费者难以留存证据
- 设备归还规则与续费条款的关联性未提前告知,涉嫌设置隐形消费门槛
四、消费者应对建议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建议用户采取以下措施:
- 办理业务时要求提供完整纸质条款,重点标注续费规则
- 定期通过官方APP「增值业务查询」功能核验服务状态
- 遭遇强制续费时,可向通信管理局提交通话录音等证据投诉
当前中国移动视频会员自动续费条款存在显著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运营商在服务流程设计、条款告知方式等方面亟待改进。消费者需提高风险意识,监管部门也应加强格式合同审查力度,推动建立更公平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