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网速与合约承诺差距悬殊
中国移动宽带用户普遍反映,签约时承诺的千兆网速在实际使用中出现严重缩水。根据用户测试数据,晚高峰时段下行速率仅为标称值的10%-20%,上行速率甚至不足签约值的3%。工作人员上门检测时以”路由器不匹配””光猫型号旧”等理由推诿,但更换设备后仍无法解决问题。
签约速率 | 实测速率 | 达标率 |
---|---|---|
1000M/200M | 100M/5M | 10% |
500M/100M | 80M/3M | 16% |
服务承诺成空话的四大套路
- 隐性合约绑定:办理宽带时未明确告知两年合约期,拆机时强制收取违约金
- 设备租赁陷阱:将路由器租赁包装成赠送服务,后续收取高额使用费
- 维修推诿战术:同一问题多次报修仍无法解决,要求用户反复跑营业厅
- 新老用户区别对待:新用户享受低价套餐,老用户资费达22倍价差
维权困境与用户自救行动
面对服务投诉,中国移动客服常以”以后台数据为准”等话术搪塞用户,甚至出现强行挂断电话的恶劣服务态度。部分用户通过持续投诉获得150元话费补偿,但更多消费者陷入”接受违约金或继续忍受劣质服务”的两难境地。
维权群体总结出三大应对策略:①保留签约协议和测速证据 ②向工信部等监管部门集体申诉 ③通过社交媒体曝光形成舆论压力。
中国移动宽带服务已形成”签约夸大宣传-服务推诿拖延-解约设置障碍”的完整套路链。随着2025年3月集中投诉量激增,消费者期待监管部门建立宽带服务质量公示制度,强制企业公开实测网速数据,切实打破行业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