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收费争议
用户办理宽带时普遍遭遇安装费与其他附加费用的模糊界定。典型案例显示:消费者第一年支付240元安装费后,次年被强制转为每月30元扣费模式,但套餐内本应包含免费宽带权益未被明确告知。安装过程中还出现隐性收取”提速费”、”组网费”等名目,工作人员口头承诺与最终扣费存在明显差异。
- 路由器强制购买费用(189-289元)
- 组网服务费(10元/月)
- 拆机违约金(100元)
捆绑销售陷阱
宽带业务常与话费套餐深度绑定,表现为三种典型模式:①最低消费限制(58元/月) ②家庭合户账单隐藏扣费 ③免费宽带与高额套餐绑定。有用户办理269元话费套餐时,被隐瞒收取长达8年的宽带费用,累计金额超7400元。
违约金争议
提前终止宽带服务时,用户普遍面临高额违约金索赔。争议焦点在于:①办理时未明确告知违约金条款 ②拆机需重复支付安装费 ③违约金计算标准不透明。有案例显示注销30元/月宽带需支付100元违约金,且需重新缴纳安装费才能恢复服务。
套餐资费误导
资费说明存在三重误导:①将安装费包装为”预存话费” ②赠送期与收费期未明确区分 ③不同城市资费标准差异大。用户跨城市迁移时,原宽带无法转移且需重新支付安装费,不同营业厅对”当月拆机记录”的处理规则相互矛盾。
维权困难现状
投诉处理呈现明显拖延特征:①客服需多轮沟通才承认问题 ②仅退还6个月费用为常用话术 ③维权周期普遍超过15天。有用户经历4次投诉后,才获得话费抵扣方案,最终通过工信部投诉实现现金返还。
中国移动宽带业务在收费透明度和服务规范性方面存在系统性缺陷,主要表现为安装费名目混乱、套餐条款隐蔽、违约金条款缺失三大症结。消费者需保留完整沟通记录,及时通过10080投诉热线和工信部渠道维权,同时注意核查话费账单中的隐藏扣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