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约期限与违约金限制
中国移动宽带套餐通常设置3-4年的合约期,在此期间用户无法更改或取消服务。若提前解约需支付高额违约金,部分案例显示违约金可达套餐总费用的30%-50%。这种长期绑定机制实质上剥夺了用户的选择自由。
- 剩余合约月份×月费×20%(最低标准)
- 特殊设备(如机顶盒)单独计费
二、捆绑销售与套餐升级
70%以上的免费宽带用户被强制绑定手机套餐,要求最低消费标准从59元到138元不等。套餐升级容易降级难,部分用户反映升级后需保持新套餐12个月以上。
- 必须使用指定号码办理
- 强制绑定电视套餐包
- 预存话费/购买购物卡要求
三、隐藏费用与附加服务
安装过程中存在多项隐性收费:基础安装费300-500元,机顶盒月租25元(首年免租)。部分用户反映被擅自开通电视套餐包,导致月费增加百元以上。
四、网络质量限制
实测网速普遍低于宣传值,高峰期存在严重卡顿现象。用户反馈千兆宽带实际速率不足300Mbps,故障报修后改善效果有限。运营商常建议付费升级网络设备,但实际提升效果存疑。
中国移动宽带套餐通过长期合约、消费捆绑、隐藏收费三重机制构建盈利闭环。用户办理时应重点核查:①合约解约条款 ②最低消费期限 ③设备租赁明细 ④实际速率测试报告,避免陷入被动消费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