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背景:宽带服务转型的迫切需求
随着用户对宽带服务质量要求的提升,传统网络运维模式面临三大挑战:故障定位效率低、人工排查成本高、复杂场景响应滞后。中国移动基于“AI+网络”战略,将群障智能诊断与5G-A(5G-Advanced)技术深度融合,推动宽带服务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升级。
二、群障智能诊断:AI驱动的运维革新
中国移动构建了“预测-诊断-解决”三位一体的群障智能诊断系统:
- 隐患预测:通过AI模型分析基站历史告警、性能指标等数据,提前识别高温、光链路异常等潜在风险,降低故障发生率。
- 根因定位:基于E-FP Growth算法挖掘告警关联性,构建“故障树”模型,将平均故障定位时间缩短至3分钟以内。
- AR辅助运维: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实现远程设备巡检与故障排除,提升一线人员操作效率30%以上。
三、5G-A技术融合:网络效能与用户体验双提升
5G-A技术的引入为宽带服务带来三重突破:
- 通感一体(ISAC):通过基站融合通信与感知能力,实现无人机航道监管、低空安防等场景的实时环境监测,保障网络稳定性。
- 无源物联:基于反向散射通信技术连接海量终端设备,支撑智慧家庭设备管理,降低运维能耗40%。
- 智能资源调度:通过AI预测流量峰值动态分配带宽资源,在赛事直播、节假日等大流量场景下确保用户体验。
四、实践案例与成效分析
安徽移动试点应用群障智能诊断系统后,取得显著成果:
- 群障处理效率提升65%,单次故障平均影响用户数下降72%。
- 结合5G-A通感技术,实现低空经济区域的网络覆盖精度达到厘米级。
- 用户投诉率同比下降58%,满意度评分提高至4.8分(满分5分)。
中国移动通过群障智能诊断与5G-A技术的协同创新,构建了“感知-决策-执行”闭环服务体系。未来,随着AI for Network技术路径的深化(预计2025年进入成熟期),中国移动将进一步推动宽带网络向“自优化、自修复”的智能化阶段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