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费宽带的「零门槛」背后是套餐绑定
中国移动的免费宽带往往需要用户办理特定手机套餐。例如在南昌地区,早期要求最低消费58元/月,后因市场竞争放宽至38元套餐。但有用户反映,某些地区仍存在隐性门槛:
- 需承诺套餐费不低于69元/月,否则需补差价
- 必须开通视频会员等增值服务
- 新用户需预存200元话费
2. 合约期限制:隐形枷锁如何生效?
免费宽带通常伴随1-3年合约期,提前解约需支付违约金。例如:
剩余合约期 | 违约金比例 |
---|---|
≤12个月 | 剩余月费×30% |
>12个月 | 剩余月费×50% |
该限制使用户无法灵活调整套餐或携号转网,形成变相捆绑。
3. 隐形收费:免费宽带真的不花钱吗?
部分用户遭遇的隐藏费用包括:
- 装机费:100-200元设备调试费
- 路由器押金:承诺返还但难以兑现
- 增值服务:默认开通电视会员等收费项目
4. 网络质量争议:百兆宽带为何变龟速?
用户实测数据显示,晚高峰时段:
- 下载速度仅为标称值的40%-60%
- 游戏延迟超过200ms的投诉量占比32%
- 故障报修响应时间平均48小时
这与其宣传的「光纤到户」形成明显落差。
中国移动免费宽带存在选择性让利特征:对于月消费80元以上的用户,可视为套餐附赠福利;但对低消费群体,实际成本可能超过单独购买宽带。建议用户根据现有套餐、居住地网络覆盖情况综合评估,重点核查合约条款中的资费变更规则与解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