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藏费用与套餐捆绑
中国移动的“免费宽带”通常需要用户升级手机套餐至指定档位,例如从29元基础套餐提升到69元甚至更高。部分用户发现,安装后账单中出现了“全屋光网调测费”等额外扣款项目,而办理过程中客服并未明确告知这些隐形费用。
- 强制升级手机套餐至58元及以上档位
- 附加电视会员、路由器租赁等增值服务
- 预存话费或承诺最低消费额度
二、网速与服务质量不符
宣传中的“百兆宽带”在实际使用中常出现网速缩水现象,特别是在用网高峰时段,卡顿、断连等问题频发。约65%的用户反馈实际下载速度仅为标称值的30%-50%,且故障报修响应时间平均超过48小时。
三、合约限制与退订难题
免费宽带通常附带12-24个月合约期,提前解约需支付高额违约金(约剩余月份费用的30%)。有用户反映,即便合约到期后,仍遭遇“设备回收”“套餐限制”等阻碍,部分地区营业厅甚至给出相互矛盾的处理方案。
四、消费者如何应对
- 办理前要求书面确认所有费用明细
- 定期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账单变动
- 保留通话录音、聊天记录等证据
- 向通信管理局投诉异常扣费
中国移动免费宽带对于话费预算较高、短期内不更换运营商的用户可能是性价比选择,但其隐藏的套餐绑定、服务降级和退订障碍等问题,实质上构成了变相消费陷阱。消费者需警惕“免费”背后的长期捆绑,根据实际需求理性选择。